本报河南2022年9月14日电(记者 刘三军 通讯员 王振振 袁雷 洪文)“阴暗潮湿,苦脏险重……”这是过去人们对煤矿的刻板印象。
近年来,河南能源永煤集团陈四楼煤矿深入践行“职工是第一牵挂”理念,坚持科技、人文、绿色并重,持续升级安全、绿色、智能开采等新模式,让职工幸福感可持续、获得感成色足、安全感有保障,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变化、企业的温度,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欣欣向荣的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欣怡 喜看妙笔绘新绿
“过去煤场走一圈,衣服、额头、头发里都会落一层灰,赶上下雨天都是泥泞。如今即使穿着白色运动鞋,咱也敢在煤场内走了!”该矿选煤厂职工王山山诉说着煤矿环境的变化。
围绕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陈四楼煤矿在环境美化、排污治理、节能减排、土地复垦、社区和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中国最美矿山”“国家级绿色矿山”等称号。
该矿实施了多个排污提标改造工程,如:先后投资6600余万元实施储煤场扬尘污染防治暨生产系统改造工程,对煤炭的生产、运输、储存、地面实行全封闭管理,做到“采煤不见煤”;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主煤流强力皮带变频改造、主提升机控制系统改造、水源热泵推广应用等节能减排项目,形成了年节能量4000多吨标准煤的节能效果;投资1500万元完成矿井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将处理后的中水回用于冲厕、绿化、喷淋用水;投资300余万元实施燃煤锅炉替代工程,将原燃煤锅炉替换为燃气锅炉,大大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
在矿区绿化、美化方面,该矿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选用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植物,构建了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园林绿化系统。矿井现有银杏、香樟、法桐等近40类乔木类树种1826株;红叶石楠、小叶黄杨、金叶女贞、蔷薇等灌木类树种13万余株;种植草坪约15000平方米。多种绿植相互搭配、相得益彰,形成了总量适宜、分布均衡、植物多样、特色鲜明的生态格局。
陈四楼煤矿今昔对比图
陈四楼煤矿今昔对比图
以恢复耕地为目标,该矿周边经复垦工作形成的耕地及鱼塘已经用于农业生产。“以生态农业为代表的冯寨生态园利用复垦土地面积3000余亩,形成了集大棚、果林、水产、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养殖区。”该矿生产科负责环保的主任工程师黄思强介绍。
长期以来,该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筑牢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态基础,注重给职工和周边群众创造靓丽优美、健康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断增强大家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意识,建成了四季有景、处处是景的美丽矿区。
欣慰 喜看新木蔚成林
“班组管理归根到底就是人的管理,我的秘诀是‘严管加厚爱’,做到管理有刚度,关爱有温度,这样整个班组才能团结一心增强凝聚力。”8月26日,在陈四楼煤矿“2022年第十三期区队班组管理讲坛”上,该矿50余名区队长、班组长欢聚一堂,面对面交流、心连心话情。
人才在推动矿井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育才的土壤培育的更加肥沃,让广大员工竞相成长、成才,一直是该矿长期发力的焦点。自今年年初,该矿全新打造了“2+N”管理讲坛,让有思路、想干事、出效果的区队长、班组长和关键岗位人员走上讲台、走进屏幕,交流分享工作经验,促进区队、班组以及个人的全面发展,截至目前已有五十余名干部职工登台亮相,展示风采。
同时,该矿重点实施的电钳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也在年初拉开了帷幕。通过严格挑选学员,聘任机电专家,制定专业课程,严肃考核奖惩等方式,高质量培养机电人才,据悉,每期培训采用“理论+实操”全脱产培训形式开展,截至目前已开展 3 期,培养电钳一体化人才 50 名,为矿井可持续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资源。
干得好也要有回报。为持续提升技能人才待遇,该矿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岗证匹配人员每月给予 200-800 元技能津贴和 500-2000 元一次性岗位成才奖励。同时,对一次性通过本年度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且在矿成功注册的人员,矿井给予12000 元奖励。通过多种形式的奖励,让怀才皆可遇,让梦想都成真。
树木树人还需要用心呵护和关怀。一直以来,陈四楼煤矿坚持发展和民生同频共振,始终把职工冷暖记在心间,从职工的“衣、食、住、行”入手,通过“双岗网格化管理”、“双心”服务站、青年志愿服务驿站等载体,持续开展困难帮扶、金秋助学、夏送清凉等一系列暖心活动,真正为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用心用情灌溉好陈四楼煤矿这片人才发展热土。
欣悦 喜看科技结硕果
“爸爸,我是天泽,节日快乐,在井下注意安全……”6月19日父亲节当天,在陈四楼煤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前,该矿综采一队职工张宜华的儿子与井下工作面的父亲进行了视频连线通话。
今年父亲节期间,陈四楼煤矿开展了“感恩父爱•亲情筑安”活动,组织矿嫂和孩子们参观了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智能化灯房、实操基地等地点。职工家属们围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前,清晰地看着井下作业现场,对亲人的崭新的工作环境和矿井现代化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认识,惊叹之余,欣悦之情溢于言表。
今天这样温馨场面的实现,得益于全国首个F5G矿山商用项目在陈四楼煤矿的成功应用。“经过一年探索与调试,F5G技术正在结出硕果,井下智能化设备、仪器的海量数据通过F5G这条信息高速公路进行精确与稳定的传输,矿井信息化、远程实时智能管控突飞猛进。”该矿调度室副主任景旭东介绍。
在F5G全光网络技术速度与安全的强力加持下,矿井智能化建设再度碰撞出新的火花。为积极推进“数智能化”建设,该矿正在全面推进建设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综合展示、协同调度、集中管控为一体的安全生产智慧管控平台,为实现煤矿行业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陈四楼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今昔对比图
智能化生产是安全提效的重要科技保障。MZ201工作面是陈四楼煤矿首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该工作面以电液控制、三机智能通讯、泵站控制、采煤机记忆截割控制系统为基础,以设备姿态监测、安全监测监控和工作面视频系统为保障,以工业总线网络为通道、大数据分析和处理为依据、高端集控设备为平台,实现了井下集中控制,地面远程干预,具有主动感知、自动分析、智能处理的安全、高效、节能、少人化的智能化效果。
陈四楼煤矿井下硐室今昔对比图
高端智能装备的使用,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提升了安全效果,对职工个人而言,则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