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难事、烦事,他就会出现在哪,这就是我们的张书记!”谭港村村民提起张勇的名字总是赞不绝口,他用为民情怀演绎慈善大爱。
江苏省海安市胡集街道谭港村党总支书记张勇,自上任以来,始终以领头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为民初心情怀,无怨无悔地办好每一件小事、实事、善事,坚持用勤劳、奉献和善举彰显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喂,昌根,早啊!赶紧来办公室吃药吧。”这样的对话每天在谭港村办公室重复着,不管是姹紫嫣红的春天还是白雪皑皑的冬天,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硕果累累的秋天,张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周昌根到办公室服药。因为张勇的不断坚持,周昌根近几年都没有离开家去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封闭式治疗。
周昌根是谭港村13组一户低保户,家庭比较特殊,身患残疾的他家里有两个正在上学的未成年孩子和残疾妻子。因为身体原因,作为家里“顶梁柱”的周昌根无法在外务工。张勇一方面协调孩子读书的小学、幼儿园减免部分费用;另一方面,联系附近企业、饭店安排这对残疾夫妇打点零工以贴补家用。不管多忙,张勇都会保证每星期到周昌根家去看望,逢年过节都会给孩子们带一些学习用品与生活日用品,孩子们每次看到他都感觉非常的亲切,把他当做家人一样。
周昌根说:“张书记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我家有什么困难,他总第一时间赶到帮助解决。”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在外务工,老人留守在家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老人有时候舍不得花钱去理发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谭港村党总支书记张勇就萌生了组织志愿者为老人理发的想法,创建了“爱心一 (义) 剪”志愿服务项目,从2014年4月份开始,固定每月的26日为80周岁以上的老人理发。每月有近百名老人享受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百余次,受众数万人次。在谭港村,还有个传统,就是每年的重阳节,都会举办“万寿宴”,宴请全村所有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吃饭看戏。
多年来,张勇用慈善大爱为贫困群众撑起一片艳阳天。2015年12月底,他倡议率先成立村级慈善工作站,并组织广大村民、辖区内企业、在外能人踊跃参与,不到20天的时间,就募捐了30.86万元,为慈善事业发展夯实了基础。村民参与率达到98%。截止目前为止,谭港村慈善基金总额超210万元。在慈善募捐的基础上,张勇还积极开展助困、助医、助残、助老等一系列慈善活动,救助了困难群众1000多人次,发放善款80多万元。张勇大力弘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慈善理念,让困难群众接受家门口的救助。
自2020年以来,全国多点多次爆发疫情,防疫形势严峻复杂。面对卷土重来的疫情防控新形势,张勇毫不退缩,冷静应对,当好全村人民的主心骨和贴心人,全力构筑疫情防控“红色防线”,确保防疫生产“两不误”。他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为辖区内20多家百人以上企业上门进行核酸检测服务,累计服务职工30多万人次,深受企业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张勇还组织检测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满意度。
2022年8月份,天气炎热。谭港村5组村民曹文久中暑热死在田里,却无人敢上前帮忙。张勇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前往现场,将其带回了家中,帮他洗完澡,并穿好干净衣裳。因其无儿无女,张勇忙前忙后为其料理后事。2022年9月份,谭港村20组村民卢森怀在骑车过程中被一电瓶车剐蹭摔倒在地,身上多处擦伤,电瓶车车主当场逃逸。卢老因年势已高,身上没有通讯设备,便一个人爬到了附近田里。有附近村民发现后打电话到村里反映,张勇接到通知后,立刻召集村干部下去寻找,找到时发现老人浑身是血躺在草堆里,身上爬满了蚊蝇。张勇迅速将其背起带到米兰特企业门口,向门卫借了些废纸壳、纸巾、矿泉水等,为其清理伤口,并拨打120将其送去医院......十几年来,张勇以自己实际行动践行着慈善初心和责任担当。
谈到用为民情怀和善行义举帮扶救助群众,张勇十分欣慰地说:“做这件事情,我不求回报,只要困难群众能够渡过难关,子女教育不留人生遗憾,条件好起来的时候也能够想着扶持他人,我就知足了!在今后的日子里,将尽我所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是啊!正是因为张勇这样守望相助、无私奉献的大爱之举,让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满了阳光和温暖。(张贵才 许晨)
责任编辑: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