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讷建宏
孤独並不是寂寞,孤独是与山河共枕时的一种精神特色,如李白的“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孤独並不是独行,孤独是与君同行的一种灵感超越,如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独虽然是常常孤独一人,但因为孤独的人常常具有一种伟大、超强的内心,所以,他们並不孤单,而是时常将那云,那风,那清溪,那小草,那弯月,那阳光,那浅底的游鱼,那长空的雄鹰,那片片星空,那层层林海,等等,都融合在自己的思想里、意念中,这自然的万物都是他的朋友,他的伴侣!故,何来孤独寂寞?有诗为证:“独唱谁余和,白云相对间”,“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每个人,虽然是生活在众人之中,世尘之里,但孤独的人,总有自己的独立于他人之上的灵魂境界,还具有与他人不同的家国情怀。虽然与众不同,但低调的风格,高贵的品质,超然的心胸,勤奋的劳作,俭朴的生活总让他生活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如鱼得水,自悠自闲。以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例,有人点评,柳宗元写此作的时候,是何等的孤独?我不以为然。我以为,此时此刻的作者虽然身独于一片江雪之中,但他並不孤独!作者此时此刻已将自已的思想、情怀与境界,融入进自然的雪色江景之内了,作者他,早已超然物外,与自然浑为一体了;还有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似乎说的又是一种孤独,其实不然!我以为,那花,那杯,那酒,那月,都成了作者的无声的朋友,这景,这物,这夜,虽然无声无语,但作者与之共存时,表现出的那种超脱的雅致、豪迈,还夹带着一种对生活的坚定信仰,在“三影”之间的等边三角形中,渐渐的,渐渐的稳定了!还有王勃的“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这句诗尽管表达了人的孤独和异乡漂泊的人之感伤。但却不能掩盖作者家国天下的情怀,这不是孤独,而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啊。《百年孤独》中文版最经典的一句话,兄弟,你还记得吗?那就是“生未百年,死不孤独”!
孤独不是身居斗室,闭关自守。孤独而是开辟伏案耕耘、与文字相谈、与音乐相伴,与自然相融!孤独,是用心,去咀嚼人生浮沉的那方净土;孤独,是用足,走进大自然的深处,让灵魂得到陶冶!孤独,是你我人生的一种瞬移定位;孤独,是我你境界的一种升华层面!一个人四处游历,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观花海品桃源,是孤独更是超然;一个人休闲山庄,挑一缸清泉,煮一壶白茶,品幽谷逸林,沐风霜雨雪,是孤独更是超脱。
事实上,每个人生命中所有的灿烂,都将以孤独来偿还。人生终将是一场单人旅行。一个人的成熟並不是你多么成功、多么应酬不暇,而是学会了与孤独平静相处。孤独之前,人常常迷茫,孤独之后,人便茁壮成长。不是吗?朋友们。
责任编辑:徐涛